2017年7月8日 星期六

經常被人搞混的蒙古歷史④ 附錄編



一、關於弘吉剌部


正如在總論編中曾經提過的,大蒙古國的國家構成類似於現今的聯邦制國家,並且可大致區分為大元.兀魯思、察合台.兀魯思、朮赤.兀魯思、旭烈兀.兀魯思四個聯邦管區(窩闊台.兀魯思於1306年後被併入察合台.兀魯思,然而實際上在第四代皇帝蒙哥在位時期便與察合台.兀魯思領土一同遭到縮減整編),各聯邦管區下轄著皇帝直轄領與實際上難以計數的構成主體,各自以都市(主要是中亞、阿拉伯地區的綠洲都市)、行政區(例如大理總管府、遼陽高麗軍民總管府、瀋陽高麗軍民總管府、總制院吐蕃司都元帥府等)、小型國家與附庸國(例如高麗、畏兀兒、汪古)等等的政治實體的概念存在――當然,在實際上的運作並非完全如此,當時還不具備現代國家明確的憲法規範。

大元.兀魯思轄下的小型國家,包括高麗、畏兀兒、汪古以及長期支持蒙古汗庭(注:一般指大蒙古國中樞所在,不一定等同於帝都)的東方三王族(注:即成吉思汗的弟弟拙赤.哈撒兒、合赤溫、鐵木哥.斡赤斤的後代,其領地皆在蒙古本土左翼)與五投下(注:位於蒙古本土左翼,最早追隨成吉思汗的五個部族,分別是弘吉剌、兀魯兀、忙兀、札剌亦兒、亦乞烈),其中於五投下中擔任領導地位的便是弘吉剌部札剌亦兒部。而弘吉剌部在作為一座駙馬王國(注:與歷代皇族有姻親關係的國家)的同時,也長期把持著大元.兀魯思政治中樞的實權。
關於弘吉剌部,根據《蒙古秘史》中的記載,將其稱作「仰賴外戚的榮耀、愛好和平的部族」,然而即使是備受信賴的拉施德丁的《史集》或是可信度不高的《元史》都沒有相關的敘述。那麼大元.兀魯思仍然健在時的紀錄呢?弘吉剌部首次出現在史書上,是在《遼史》提及耶律大石(1132年於中亞建立通稱黑契丹西遼的政權)於1124年在北庭都護府召集七州契丹十八部族時,以排名第三的實力派部族的身分登場。《金史》則提及弘吉剌部在12世紀後半的金章宗時期,仍然以蒙古高原東北方為根據地持續與金國交戰著――換句話說,即使成吉思汗的母親與妻子都是弘吉剌部出身,但一直到加盟大蒙古國為止,弘吉剌部都不曾作為一個愛好和平的部族存在過。
那麼《蒙古秘史》形容弘吉剌部仰賴「外戚的榮耀」的根據呢?基本上作為政治聯姻的一環,成吉思汗與加盟大蒙古國的諸部族間都存在姻親關係,因此很難將其追朔自成吉思汗本身。事實上,在成吉思汗的後裔中只有長期作為對金作戰中心、身兼蒙古中央左翼最高首長的葉克那顏(大族長)拖雷的家系對與五投下聯姻十分熱衷。第四代皇帝蒙哥、第六代皇帝忽必烈的皇后都是弘吉剌部出身,而弘吉剌的那顏(族長)按陳之子斡陳也與拖雷之女也速不花成婚。
另一方面,實質建立大元.兀魯思的政治體系、自1264年起便長期執政近30年的第六代皇帝忽必烈,其在位期間也是弘吉剌部逐漸確立其對汗庭中樞不可動搖地位的時期。居於核心地位的正是皇后弘吉剌的察必與皇太子真金。
於1261年底被冊封為燕王的皇太子真金,由於漢族士大夫的支持而自1263年起長期兼任中書省(民政、財政機關)與樞密院(軍政機關)的最高首長(注:原先主政中書省的漢人王文統由於參與前長官李璮支持南宋的叛亂行為而被撤職處死),而其表兄弟札剌亦兒的安童四駿之一札剌亦兒的木華黎的後裔,其母弘吉剌的帖木倫與弘吉剌的察必為姊妹)出任中書省副首長,弘吉剌的察必父親的家臣阿合馬則出任財務長官(1282年遭到真金的部屬王著刺殺)。然而,札剌亦兒的安童與北平王那木罕於1277年在與阿合(長兄)海都的軍事衝突中遭到長期扣留,間接導致皇太子真金的地位更加鞏固,第六代皇帝忽必烈自1279年起將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監察機關)的指導權移交予皇太子真金,同時江西行中書省等皇帝直轄領與五投下也自1284年交由真金掌管,真金無疑已成為實質的獨裁者,但真金卻於翌年急逝。其子鐵穆耳於1293年繼任皇太子之位,並於隔年嗣位皇帝,期間詹事院(管理皇太子住所東宮財產的單位)的財產都由皇后弘吉剌的南必(弘吉剌的按陳的玄孫女)及皇太妃弘吉剌的闊闊真掌管。
東宮在第七代皇帝鐵穆耳即位後被改名為隆福宮,同時詹事院被改為徽政院,管理著隆福宮下遍及全國的領地及軍隊。隆福宮長期由弘吉剌部出身的皇后及王妃所掌控。第八代皇帝海山於1308年在隆福宮北側興建興聖宮,作為其母弘吉剌的答己(弘吉剌的按陳的玄孫女)的居所,此後直至第十代皇帝碩德八剌為止,弘吉剌部的權勢達到巔峰,汗庭中樞的實權掌控在興聖宮皇太后手中。
但是,以1322年皇太后薨逝為契機,格堅大汗(賢明的)碩德八剌任命札剌亦兒的拜住(札剌亦兒的安童之孫)為中書省最高首長,開始為逐漸困窘的財政推行改革。但所有的改革勢必都會遭遇阻礙,抗議遭汙名化與反對退撫金存款優惠歸零還有無意義的建設等等以弘吉剌部為中心的貴族勢力迅速反撲以保障其既有利益,以御史大夫鐵失為首發動南坡之變,刺殺札剌亦兒的拜住與皇帝碩德八剌――結果,他們這次搞砸了。
第十代皇帝碩德八剌沒有子嗣,同時期母親出身弘吉剌部的皇族也已屈指可數,碩果僅存的僅有晉王也孫.鐵木兒而已。弘吉剌部因而逐漸沒落,取而代之的是晉王的家臣,以及欽察人伯岳吾的燕.帖木兒、蔑兒乞的伯顏等實力派重臣手中。


二、關於海都的紛爭


基本上,一直延續著成吉思汗駕崩後,皇帝繼承權的紛爭。
大蒙古國的最高元首是透過庫利爾臺(注:相當於國會的軍政議會,大元.兀魯思曾在轄下各行政區推動類似的議會制度)獲得各構成主體的代表們的一致同意(或是最高票數)才能繼任皇位――在制度方面確實是相當進步且民主的,然而在那個時代,要落實這個民主選舉體制卻是十分困難,因此除了成吉思汗本身不可跨越的權威所指定的窩闊台汗(同時也是最佳人選)外,歷代皇帝所提名的候選人往往都必須先獲得有力人士的支持或獨佔擁有最多的黨產資源。
第二代皇帝窩闊台駕崩後,由於先前強力維護制度的蒙古中央右翼最高首長察合台與左翼最高首長拖雷都已辭世,皇帝繼承權的紛爭很快就浮現出來了――尤其是在第三代皇帝貴由死後。拖雷家系仰賴著兼併漢地後的豐碩資源,意圖爭取競選皇帝,於是聯合朮赤.兀魯思汗拔都召開了庫利爾臺,推舉蒙哥為次代皇帝,而時任監國的斡兀立的海迷失(貴由汗第三皇后)則與察合台家系的諸皇族拒絕與會。過程中完全忽視窩闊台汗提名的候選人失烈門(第三子闊出太子長子)。1251年蒙哥汗順利即位後便迅速聯合拔都相繼解體察合台.兀魯思與窩闊台.兀魯思的領地,從而將帝國二分,但同時被委以管理漢地的忽必烈也將漢族中的有力者悉數囊括麾下,樹立起不輸給蒙哥汗的權勢。蒙哥汗駕崩後問題再次浮現,忽必烈於多倫諾爾(上都開平、Doloγan naγur)召開庫利爾臺,與察合台.兀魯思、朮赤.兀魯思與蒙哥汗直下的汗庭所支持的阿里不哥汗展開長達4年的「示威運動(demonstration)」。
此刻登上歷史舞台的就是窩闊台汗第五子合失的長子海都。
以伊黎河流域為根據地、夢想振興家業的海都,加上因馬木路克引起的宗教問題與高加索的領土紛爭而與旭烈兀對立的朮赤.兀魯思汗別兒哥(注:別兒哥為穆斯林,馬木路克為了抗衡身為基督徒的旭烈兀而將其拉攏,並認同其宗主地位),在獲得某種程度的條件交換後加入阿里不哥汗陣營。然而隨著察合台.兀魯思汗阿魯忽被拉攏至忽必烈陣營競選經費資源短缺,無法獲得有效支持票的阿里不哥汗終究還是飲恨敗選。
而海都仍然在朮赤.兀魯思汗別兒哥的支持下合併了察合台.兀魯思汗八剌,以西方三王族(不包括旭烈兀.兀魯思)相當於半個帝國的勢力持續著長達40年的「示威運動」堪稱是街頭運動的典範,並在1287年爭取到東方三王族代表乃顏、哈丹的支持票,終於迫使忽必烈汗不得不展開「活動(campaign)」,親自出面造勢以確保基本盤討伐乃顏,同時在皇孫鐵穆耳、玉昔帖木兒(四駿之一阿兒剌的博爾朮之孫)、欽察人伯岳吾的土土哈等人的奮戰下擊敗哈丹。即使如此,大元.兀魯思仍然陷入極不利的局面,縱使是曾合併南宋的名將八鄰的伯顏也難以徹底擊敗海都。
終於在1301年海都與察合台.兀魯思汗篤哇的軍勢於阿爾泰山東麓的「活動」中擊敗海山與欽察人伯岳吾的床兀兒後不久,海都病逝。繼承窩闊台.兀魯思的察八兒與察合台.兀魯思汗篤哇在1305年承認了第七代皇帝鐵穆耳的合法地位。隔年,篤哇在鐵穆耳汗的默許下兼併窩闊台.兀魯思,帝國也從此分裂成四。

三、關於帖木兒的東征


雖然一般認為在短短一代的時間便兼併察合台.兀魯思西側及旭烈兀.兀魯思東側的領土、大有復興大蒙古國態勢的帖木兒,擊敗鄂圖曼帝國後下一個目標是明國,但就一般常識來說其實不太可能,與明國之間其實還隔著蒙兀兒斯坦、蒙古利亞(注:即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等難以突破的屏障,至少也要在奪取蒙古利亞後也才有可能。
根據卡斯蒂利亞王(現今西班牙的前身)恩里克三世派遣至帖木兒朝的使者魯伊.岡薩雷茲.克拉維霍(Ruy González Clavijo)所留下的手記中,對當時的蒙古局勢曾有以下的記載(以下是大意):
1404年9月8日,於撒馬爾罕謁見帖木兒將軍時,乞台(kitai)皇帝脫古思.汗(Toquz Khān)的使節到訪,宣稱帖木兒將軍治下領土皆為皇帝承天所有之九座帝國領土之一,而此7年間卻未嘗獻納貢賦。帖木兒將軍回答:「貢賦我將自攜以納。」於是下令處死乞台皇帝的使節。
由於前任乞台皇帝崩後三子爭位,長子殺三子,而次子敗長子後而繼位,隨後便派使節前來帖木兒將軍處。
在此必須說明一下,此處的「乞台」也就是「契丹」在當時蒙古人的認知中是指蒙古利亞、滿洲及華北等地區及其住民的稱呼,華南等南方地區則是隨著11~13世紀的北方漢人的習慣用語稱其為「蠻人(亦作蠻子、南人、Manzī)」。魯伊.岡薩雷茲.克拉維霍的記述必然是參考蒙古人的用字遣詞,而會使用「乞台」有很大的可能性就表示那批使節是蒙古皇帝派來的,與明國無關――又或者說,由於翻譯的失誤導致蒙古皇帝要求入貢的聲明被誤解為明皇帝的詔令。
另一方面,蒙古皇族的完者.帖木兒在其父額勒伯克汗遭殺害的前一年出奔到位於阿富汗斯坦喀布爾的帖木兒處。翌年的1399年坤.帖木兒被瓦剌立為皇帝。對於藉由以擁護成吉思汗後裔、以「埃米爾.庫列根(Amīr  Kürägän)」身分掌握實權、逐漸支配大半大蒙古國西側領土的帖木兒而言,完者.帖木兒的出現無疑是個機會――再次復興大蒙古國榮光的機會即將到來。而派遣使者前來撒馬爾罕的兀雷.帖木兒汗則正中他的下懷,帖木兒有十足的理由東征蒙古利亞,一旦讓完者.帖木兒登基,自己就能挾天子以令諸侯,向全蒙古九個帝國下令。但帖木兒卻在翌年病逝,復興蒙古的大業也到此為止。
1408年,持續向蒙古利亞前進的完者.帖木兒,在代表東蒙古利亞的勢力的代表阿速特的阿魯台的擁護下即位,而明成祖朱棣則試圖拉攏支配攜蒙古利亞的瓦剌,展開第一次的北方遠征。

四、關於瀋陽王與高麗王


完結編中提到高麗王遭到廢黜的理由主要是朝廷內部政爭,而政爭的原因要說與蒙古友關係其實也有關係,要說沒關係其實也真的沒關係――因為追根究柢,其實也是高麗王族內部的問題。
起初,在窩闊台汗對高麗的攻略中,由於長期掌握高麗實權的武臣政權將國都自開城遷至江華島持續負隅頑抗的影響,蒙古執行了徹底摧毀一切的毀滅性攻擊,而在高麗中央軍三別抄針對西京(今平壤)的反攻中逃往滿洲的高麗難民們便被安置於遼陽、瀋陽,並為此設立了遼陽高麗軍民總管府,由保護難民流亡的高麗麟州神騎都領洪福源擔任總管。1241年高麗永寧公王綧(冒充高麗王王禃王子)以質子身分入朝,隨後被任命為瀋陽高麗軍民總管府總管。附帶一提,1271年負責鎮壓轉進濟州島的三別抄軍以及1274年擔任日本遠征軍副指揮官(實質的指揮官)的洪茶丘正是洪福源的次子,王綧的三子寧仁侯王諴也參與對哈丹的「活動」,洪福源與王綧的後裔皆在遼陽行省世襲重職。
同樣深受皇帝重用的還有王璋,高麗王王諶的長子,同時也是所有問題的起源
高麗王王禃為了扳倒武臣政權,於是決定爭取蒙古的協助,因此關係變得密切的兩國的爭執點只在於討伐三別抄後成為皇帝直轄領的濟州島歸屬而已。雖然鐵穆耳汗曾表示可以歸還高麗,但最後仍未確實執行――畢竟濟州島在當時是掌控東北亞海上交通的重要據點,而且濟州島的人民也較為支持蒙古皇室――不過這並非問題的重點,也無關緊要。
1298年高麗王王諶向鐵穆耳汗請求傳位,然而王璋繼位高麗王兼任征東行省左丞相,但在隔年旋即復位。此轉變的理由不明,但可能與洪君祥(洪福源之子)、洪重喜(洪茶丘之子)等遼東行省的高麗人勢力有關。而這對王璋並不全然是壞事,他得到海山汗重用而被冊封為瀋陽王(雖然1310年改稱瀋王,但僅僅是變得比較接近漢式的封號而已),統治著遼陽、瀋陽一帶(二座高麗軍民總管府則被裁撤),並完全接管高麗國政。在壽山汗即位後,王璋因父親薨逝再次繼位,但他卻不願意返國(理由不明),因此決定將王位傳予次子王燾,並指定姪子王暠(高麗王王諶長子江陽公王滋次子)為高麗世子,自己則保留瀋陽王的爵位。
1315年高麗王王燾長子王禎出生,於是在隔年將瀋陽王讓予王暠,王禎成為高麗世子。
休士頓,我們遇到問題了。
即便是獲得了瀋陽王的爵位,也不代表不能繼位高麗王(王璋自己也曾經擁有二個爵位),認為自己有王位優先順位繼承權的王暠於是從碩德八剌汗即位後便開始行動了。
太尉王王璋被流放派往衛藏研究佛法,高麗王王燾遭罷黜,眼見王位唾手可及的王暠卻因為南坡之變而功敗垂成。太尉王王璋積極促成雙方和解,但雙方依然缺乏誠意―― 王暠仍然是王位覬覦者。太尉王王璋於1325年薨逝。
高麗王王燾於希望藉由讓位予世子王禎來促成既定事實,讓瀋陽王王暠放棄王位繼承權,然而事情卻沒有那麼順利。由於欽察人伯岳吾的燕.帖木兒是支持高麗王王燾,而蔑兒乞的伯顏卻是支持瀋陽王王暠,高麗王王燾雖一度因蔑兒乞的伯顏左遷而被釋放,隨後又因為第二皇后肅良合的完者忽都的側近資政院使肅良合的透滿迭兒的陰謀而被逮捕。瀋陽王王暠在1345年返回高麗不久便薨逝。
另外,當大司徒奇轍因謀反而遭夷族後,第二皇后肅良合的完者忽都意圖廢黜高麗王王祺時,曾將瀋陽王王.篤朶不花(瀋陽王王暠子王德壽子,本名未被記載)。而1374年高麗王王祺遭暗殺後,脫古思.帖木兒汗便任命王.篤朶不花繼位,但此刻高麗王由誰繼承已經無關緊要了。

五、關於帝位混亂期的帝系

自妥懽.帖睦爾汗喪失漢地起,蒙古就開始以哈拉和林為根據地持續在漠南蒙古展開本土防衛戰。起初在愛猷識理達臘汗與擴廓.帖木兒的奮戰下,在土拉河畔(今烏蘭巴托南側)擊潰明軍本部,但自二人相繼辭世後戰局卻急轉直下,脫古思.帖木兒為了馳援困守北滿洲的札剌亦兒的納哈出(四駿之一札剌亦兒的木華黎的後裔)而進駐呼倫貝爾,並試圖透過瀋陽王篤朶不花、以遼河三角洲的統治權策動高麗援助,卻遭明軍奇襲,於土拉河畔遭耶速迭兒殺害。自此蒙古便進入了歷史空白的黑暗時代,帝系也變得十分混亂。以下是將大蒙古國妥懽.帖睦爾汗以下歷代皇帝及監國依序排列的表單,不同的顏色表示大致上的歷史分段,其中斜體字是代表其並非尼倫(Niruγun)出身:
  • 烏哈噶圖汗(明智的)妥懽.帖睦爾(海山汗長子和世㻋長子):皇帝當選人(1332年12月14日~1333年7月19日)、皇帝(1333~1370年)
  • 必里克圖汗(聰敏的)愛猷識理達臘(妥懽.帖睦爾汗長子):皇帝當選人或皇帝(1370~1378年)
  • 兀思哈勒汗(和藹的)脫古思.帖木兒(妥懽.帖睦爾汗第二子?):皇帝當選人或皇帝(1377~1388年)
  • 卓里克圖汗(有志氣的)耶速迭兒(阿里不哥汗後裔,系譜不明):皇帝當選人(1388~1391年)
  • 恩克(耶速迭兒汗長子):皇帝當選人(1391~1392年)
  • 尼古埒蘇克齊汗(仁慈的)額勒伯克(阿里不哥汗後裔,一說耶速迭兒汗第二子,或說脫古思.帖木兒汗第二子):皇帝當選人(1393~1399年),遭瓦剌的吉爾吉斯人烏格齊.哈什哈殺害
  • 坤.帖木兒(阿里不哥汗後裔,一說額勒伯克汗子):皇帝當選人(1399~1402年)
  • 兀雷.帖木兒(窩闊台汗後裔,一說即窩闊台汗第六子合丹第六子納必牙長子)[注1]:皇帝當選人(1402~1408年),於1404年派遣使者至撒馬爾罕要求帖木兒臣服遭拒
  • 阿速特的阿魯台太師:監國(1408~1412年)、監國(1425~1434年),曾以知院(知樞密院事)銜與脫脫.不花汗出仕於兀雷.帖木兒汗帳下
  • 本雅失里汗(吉祥福德的)完者.帖木兒(忽必烈汗或阿里不哥汗後裔,額勒伯克汗子):皇帝候選人(1399~1408年)、皇帝當選人(1408~1412年)
  • 綽羅斯的馬哈木丞相:四瓦剌盟主(1409~1416年)、監國(1412~1416年),與太平、巴圖.孛羅共同擔任盟主
  • 德勒伯克(阿里不哥汗後裔):皇帝當選人(1412~1415年)
  • 額色庫汗(太平的)瓦剌歹(阿里不哥汗後裔,一說即阿里不哥汗第二子明里.帖木兒第五子):皇帝當選人(1415~1425年)
  • 阿岱(窩闊台汗或鐵木真汗弟拙赤.合撒兒後裔,一說兀雷.帖木兒汗子):皇帝當選人(1425~1438年),敗給綽羅斯的脫歡太師所擁立的脫脫.不花汗而遭殺害
  • 綽羅斯的脫歡太師:四瓦剌盟主(1416~1439年)、監國(1433~1439年),於1438年起成為四瓦剌唯一的盟主
  • 岱總汗(太宗)脫脫.不花(忽必烈汗後裔,系譜不明):皇帝候選人(1411~1412年)、皇帝候選人(1433~1438年)、皇帝當選人(1438~1452年),兀雷.帖木兒汗死後獲得明國政治庇護,後因其弟阿噶多爾濟晉王背叛遭綽羅斯的也先太師殺害[注2]
  • 綽羅斯的也先太師:四瓦剌盟主(1440~1455年)、監國(1440~1452年)、僭帝(1453~1455年)
  • 喀喇沁的孛來太師:監國(1455~1465年),遭翁牛特的毛里孩殺害
  • 翁牛特的阿巴噶(伯叔)毛里孩(鐵木真汗弟拙赤.合撒兒或異母弟別里古台後裔):監國(1455~1469年),遭科爾沁的兀捏.博羅特(鐵木真汗弟拙赤.合撒兒後裔)殺害
  • 烏珂克圖汗(在約櫃中的)馬兒古兒吉思(脫脫.不花汗幼子):皇帝當選人或皇帝(1455~1465年),遭喀喇沁的孛來太師殺害
  • 莫倫(脫脫.不花汗長子):皇帝當選人(1465~1466年),遭翁牛特的毛里孩殺害
  • 科爾沁的孛魯奈西王(鐵木真汗弟拙赤.合撒兒後裔):監國(1466~1470年),敗給綽羅斯的阿失.帖木兒太師(綽羅斯的也先太師第二子)後再起不能
  • 伯.迦思蘭太師:監國(1471~1479年),出身地不明,自吐魯番方面侵入後佔領永謝布,後遭遠支從弟伊斯馬伊魯太師殺害
  • 滿都魯(忽必烈汗後裔,脫脫.不花汗異母弟);皇帝當選人(1475~1479年),遭伯.迦思蘭太師殺害
  • 永謝布的伊斯馬伊魯太師:監國(1480~1486年),遭綽羅斯的克失.斡羅克太師(綽羅斯的也先太師第二子阿失.帖木兒太師子)殺害
  • 伯顏.蒙哥.孛羅忽晉王(忽必烈汗後裔,脫脫.不花弟阿噶多爾濟晉王長子哈爾固楚克晉王長子):皇帝候選人(1475年)、皇帝候選人(1479~1487年)
  • 達延汗(大元皇帝)巴圖.蒙哥(忽必烈汗後裔,伯顏.蒙哥.孛羅忽長子):察哈爾安西王(1479年~1524年)、皇帝當選人(1479年~1487年)、皇帝(1487~1524年)、鄂爾多斯晉王(1487~1512年)
  • 巴爾斯.博羅特(巴圖.蒙哥汗第三子):右翼三萬戶晉王(1512~1531年)、皇帝候選人(1524年),巴圖.蒙哥汗原先於1508年讓晉王位予第二子巴爾斯.博羅特,然而其旋即遭永謝布的伊卜拉欣太師殺害
  • 博迪.阿拉克(巴圖.蒙哥汗長子圖魯.博羅特長子):皇帝當選人(1524年)、皇帝(1524~1547年)、察哈爾安西王(1524~1547年)
  • 格根汗(光明的、神聖的)、敦多布多.薛禪汗(英明的輔佐者)阿勒坦(巴圖.蒙哥汗第三子巴爾斯.博羅特晉王第二子):輔汗(1542~1578年)、司徒(1551~1578年)、全蒙古皇帝(1578~1582年)
  • 達賚遜(博迪.阿拉克汗長子):皇帝當選人(1548~1550年)、察哈爾安西王(1548~1557年)、皇帝(1551~1557年)
  • 圖們(達賚遜汗長子):皇帝當選人(1558~1592年)、察哈爾安西王(1558~1592年)
  • 布延(圖們汗長子):皇帝當選人(1593~1603年)、察哈爾安西王(1593~1603年)
  • 庫圖克圖汗(福有的)林丹(布延汗長子):皇帝當選人(1603~1634年)、察哈爾安西王(1603~1634年),於遠征青海、衛藏途中病逝
  • 額哲(林丹汗長子):皇帝候選人(1634~1635年)、察哈爾安西王(1634~1641年),1635年將帝位禪讓於大清國皇帝,此後安西王改稱親王
  • 阿布奈(林丹汗第二子):察哈爾親王(1647~1669年),遭大清國皇帝奪爵,監禁於瀋陽
  • 布爾尼(阿布奈親王子):察哈爾親王(1669~1675年),因參與三藩之亂,遭大清國皇帝削藩,絕嗣

[注1]一般認為兀雷.帖木兒是窩闊台汗的後裔,但以窩闊台汗仍殘留於大元.兀魯思的後裔來看,兀雷.帖木兒可能出身於永昌王族(即永謝布萬戶)的末裔。永謝布萬戶在不久後被伯.迦思蘭太師所統治。
[注2]自脫脫.不花之弟阿噶多爾濟與異母弟滿都魯分別擁有晉王(守護八白室與四大斡耳朵之首領固有稱號,後自克魯倫河流域遷至河套地區後被稱作鄂爾多斯萬戶)與安西王(察哈爾萬戶首領固有稱號)稱號來看,脫脫.不花可能是甘麻剌晉王(忽必烈汗第二子真金太子長子)或忙哥剌安西王(忽必烈汗第三子)的後裔。

六、關於成吉思汗權威消散的過程

主因在於蒙古本身的長期衰弱以及轉生系統的引進,在此姑且不提俄羅斯、伊朗之地(注:指阿姆河到埃及之間的地域,相當於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疆域)的情況,單就蒙古與中亞而言。
邪惡之酒灑向大汗靈旗(Sulde )下的大地,意味著13~14世紀大蒙古國所建立起的和平徹底終結,成吉思汗及承繼其黃金血胤者所具有之權威、神聖性、超越性等等權力概念,在世界的惡意不斷襲來下,理所當然也自然而然逐漸消散。各聯邦管區的統治者們為了維繫政權持續,必須與各地的有力者密切合作,首先便是接受他們的宗教信仰與生活習慣(在地化),而在政治安定及各種政策推動愈來愈仰賴有力者們的支持及資源協助的前提下,失去超然性的行政中立也漸漸難以維持。
蒙古也因此徹底分裂。
另一方面,在15世紀後期結束帝位混亂的黑暗時代,登上歐亞政治系統巔峰的達延汗(大元皇帝)巴圖.蒙哥,蒙古人在其治世下又逐漸捨棄傳統的薩滿(saman)信仰,重新信仰藏傳佛教,隨著大明國於嘉靖年間完全失去庫庫諾倫地區(Kokonor),蒙古與四瓦剌持續以衛藏的主導權展開衝突,直至17世紀時蒙古人以完全皈依藏傳佛教。
期間以輔汗自居的格根汗(光明的、神聖的)阿勒坦與索南嘉措於1578年的會晤,並向其獻上達賴喇嘛尊號後,蒙古各部的領導者為了尋求統治權力的擴大,便不得不仰賴達賴喇嘛的權威性。成吉思汗的權威正緩慢地消散於歷史間。
達賴喇嘛在此時期被賦予相當教宗於歐洲中世紀的地位――亦即法王的存在。
同時,源於藏傳佛教產生的另一概念,加速了此一過程――也就是所謂靈魂轉世輪迴(Reincarnation)的概念。
原本佛教以及印度本身都沒有輪迴轉世的概念存在,化身(Incarnation)純粹是表示以本體以外的某種形象顯現,與靈魂轉世同一存在以不同外型再次出現」是完全相異的概念。蒙古人接受了此一概念(漢民族則在更早之前便已接受),靈魂轉世的概念為許多不屬於黃金血胤的蒙古統治者提供了能夠強化自身統治合法性的或是成為正統的另一種方法――換言之就是宣稱自己是成吉思汗(或是窩闊台汗、忽必烈汗)的轉世。例如阿勒坦便認定自己是忽必烈汗的轉世,林丹汗則認為自己除了是神聖的成吉思汗的轉世外,也是薛禪大汗(英明的)忽必烈及岱總汗(太宗)脫脫.不花的轉世。雖說上述二人都是成吉思汗的後裔。
在轉世系統的引進下,自稱是成吉思汗轉世的中二病患愈來愈多,神聖性也更加難以維持了。



本編基本上接續自總論編補充編完結編,之所以會說是附錄編,主要是因為大多只是在補足先前只有略為提到的部分。
「不,至少有一半都是之前完全沒提過的。」(偽.以下「」皆同)
是嗎?這有什麼問題嗎?
「真的沒問題嗎?而且,就跟完結編時也有說過的,你這次又浪費了太多時間在資料統整上了。」
確實浪累了很多時間,大概二個月以上吧。
畢竟我最近都在浪費時間啊……完全沒有在做真正需要的事。
「你是說沒時間在玩《プリキュア つながるぱずるん》嗎?」
才沒有再說那件事呢!是在說下一部作品的事。
「下一部?是那個什麼來著的……啊、就是你說的那個什麼《風俗研究社的阿瑞迪亞》原案重製版的事情啊?你還真的有在寫嗎?」
你是故意這麼說的嗎?
是真的有在寫唷!但雖然大綱已經完成了,實際上的執筆卻不怎麼順利……
最近一直都在虛耗光陰。
「就跟平常一樣不是嗎?」
再說每在這裡發表一篇通常都要花上一整天的時間。
「那你就不要在這裡浪費時間啊!」
總是要讓人知道我還存在的不是嗎?
「不、你存不存在好像也不是什麼很要緊的事呢。」
…………………………

二〇一七 七月吉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