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紀過了三分之一個年頭,隨著納伊拉爾圖托布大汗(Nairalt Töv,和諧中正的)愛新覺羅・胤禛(以下簡稱雍正帝)的駕崩,大清國與準噶爾之間的情勢進入新的局面。
作為大蒙古國皇帝,承襲了恩赫阿木古朗大汗(Enkh Amgahan,偉大和平的)愛新覺羅・玄燁(以下簡稱康熙帝)以來的大命,將收復成吉思大汗的九個王國(注:指成吉思汗及四名兒子、四名女兒的封地)視為重大事業的騰格里特古格奇大汗(Tngri Yin Tedkügsen,承天扶助的) 愛新覺羅・弘曆(以下簡稱乾隆帝),縱使從未放棄透過武力征服準噶爾,也難以忽視那個嚴峻現實——
Unlogistics
補給與後勤的致命性不足
若無法克服這個現實,征服準噶爾就只是個癡人說夢的幻想罷了。
針對南蒙古、甘肅走廊等前線地區的拓殖工作自康熙帝開始就已經在推行。1715年,在成功使喀爾喀諸汗臣服後,康熙帝宣示「不特省輓輸,兼可盡地利。使虜離居就貧破之勢,而我過師有枕席之安。」決意執行在1692年時就開始擬定的計畫,下令清軍在蒙古草原東部調查適合農業開墾的地區,這一大片農耕區不只可以用於軍事補給,也可以在必要時向庫倫、烏蘭固木、科布多等蒙古城鎮提供糧食,降低難民牧民們湧入邊境的可能——前提是準噶爾不會對喀爾喀發動攻擊。
當然,古且不論「活佛」噶爾丹,無論是策妄阿拉布坦還是其繼任者噶爾丹策零,從一開始就沒有這個意圖——只要清軍不向準噶爾發起攻擊,準噶爾就無意與大清國敵對。
初期這些軍屯地還需要從本土十八省輸送大量穀物,同時為了維持駐軍的訓練強度,負責拓荒、建築水利設施等開墾作業的是處以發配充軍的非自願移民罪犯——其中大多是政治犯。直到雍正帝時期,配合向西方的戰略守勢政策,清軍在持續對巴里坤、哈密要塞化的同時,也開始致力於在烏蘭固木、察罕廋爾與科布多以南展開拓殖,其目標在於在要塞城鎮周遭再設置數十座以上的小型要塞,透過在小型要塞上的哨兵進行警戒,藉以利用較少數的人力控制一大片地區。
此外,相較於俄羅斯對西伯利亞各部落所採取的高壓支配,至少現階段喀爾喀諸汗與大清皇帝仍是盟友關係,因此大清國採取了較為對等的姿態,暫時放棄了單方面的壓榨納貢。
這類前線要塞的維繫,完全仰賴準噶爾缺乏敵意。而一旦準噶爾決定採取攻勢,那麼不只是最前線的吐魯番,巴里坤、哈密等接近甘肅省的要塞城鎮也將會難以維持。策妄阿拉布坦在1715年的「示威行動」證明了這一點,即便準噶爾的軍勢並未在哈密等地取得優勢,但也令清軍在前線的補給出現破綻。清軍為了突破困境在1731年發動失敗的遠征行動,其結果是以吐魯番的額敏和卓率領的1萬名難民移入瓜州。
——如今,乾隆帝必須採取其它方式解決。——